熱門文章
哪一種運動才能真正對抗肌少症?
發表時間:2021-02-13

Photo by Sriyoga....

想做斜槓青年,先拿回人生選擇權
發表時間:2018-06-22

自從《紐約時報》專欄作家瑪希....

好書導讀 |《美伶姐的台灣地方創生故事》

發表時間:2021-07-16 點閱:3342
Responsive image

Photo by Jisun Han on Unsplash

「地方創生」一詞源自日本的漢字,為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在任期間,因應國內日趨嚴重的少子女化及高齡化而產生的地方消滅危機,於二○一四年所推出的國家級計畫。  
 
台灣的發展在許多方面與日本類似,二○一七年台灣出生率再創新低,當年的新生兒總數首度跌破二十萬人,正式進入世界衛生組織所定義的高齡社會。為面對總人口減少、人口過度集中大都市,以及城鄉發展失衡等問題,時任國發會主委陳美伶經過數個月和同仁的反覆討論,走訪許多在地深耕的團隊、聆聽眾人的建言,最終整合計畫內容,於二○一八年五月二十日啟動行政院層級的地方創生會報,同時也宣布二○一九年為台灣地方創生元年,並將其定位為等同國安戰略層級的國家政策,以人為本,協助地方發展。  
 
打造台灣原生版的地方創生 
 
在多元民主的台灣,定義「地方創生」並不容易。經過近三年,腳踏實地捲起袖子、第一線觀察與實作,陳美伶嘗試將台灣的地方創生定義為:「台灣的地方創生是為解決台灣城鄉人口結構兩極化及整體發展不均衡,透過整合各界資源與人才,發掘地方人、文、地、產、景的優勢與特色,振興地方產業,創造就業機會,以達到讓人口不外流及回流的國家戰略計畫。地方創生必須由下而上的整合、用需求驅動供給,讓地方經濟注入活水,讓這一代可以安居樂業,讓下一代可以安身立命。」 
 
在經歷踏遍全台、親自造訪各地六十多個地方創生團隊後,被譽為地方創生教母的她,更提筆完成個人首部作品《美伶姐的台灣地方創生故事,分享包括返鄉保護海洋的「漁三代」、把文化種回來的台灣籽弟兵、打造台灣唯一純手工柴燒黑豆釀製醬油的兄弟檔,以及為部落婦女找回自信的年輕女力在內,一段段躍然紙上的動人故事。作者在忠實紀錄自己透過雙眼雙腳所感受到的台灣地方創生之餘,更於書中進行回顧及反思,透過完整篇幅,梳理從地方創生的實踐發現的結構性問題,並呼籲以正確的策略引導,有共識的手牽手前進,將有望共創共好共榮的生活圈。


相關影音推薦:



►►本文作者為天下文化編輯部研發副總監